一、管內充氬保護:是為了防止焊縫背面氧化。
充氬方法包括:整體充氬和局部充氬。
1.整體充氬法:
對于小直徑管道或管件組對管道較短時,可采用整體充氬,該方法比較簡單。
整體充氬的方法:將兩端用膠帶 (紙殼、橡膠板等)封口,由管子的一端充入氬氣,另一端封口上部打上一個3~5mm的排放孔,主要是防止收弧時管內氬氣壓力過大,造成接頭收弧困難,產生凹坑等缺陷。
為了防止對口間隙處氬氣大量排放,事先可用紙膠帶封住一段管口,僅留出焊工一次連續(xù)焊接的長度,直至焊接完成。
2.局部充氬法:
當管徑較大、管路較長時,若直接向管內充氬,焊接質量不易保證,并且會浪費大量的氬氣,增加維修成本。
局部充氬
為節(jié)約氬氣,可采用局部充氬的方法。局部充氬可采用水溶性紙法。組對前,在管內距焊口兩側各150mm處貼水溶性紙,形成一組臨時堵板,然后在對口間隙處采用充氬針頭向管內充氬氣。
當管道系統(tǒng)進行水壓試驗時,水溶性紙很快溶解于水,并隨水排除,不會造成不利影響。另外,可制作充氬夾具進行局部充氬保護,焊接前將充氬夾具堵板事先放置于管子兩側,焊接完成后將夾具從管內抽出。此種方法適用于不銹鋼管的地面預制,簡單易行。
局部充氬
二、氬氣保護效果判斷
氬氣保護效果可根據(jù)焊縫顏色進行判斷。焊接過程中,焊工可根據(jù)顏色調整保護氣,使焊縫達到昀好的保護效果。其顏色以銀白、金黃為最好、藍色為良好、紅灰色較好、灰色不良、灰黑最差。
三、充氬保護的注意事項
(1)氬弧焊時焊縫背面應提前送氣,流量適當加大,空氣排出后,流量逐漸減小。焊接過程中應不間斷地向管內充氬。停焊時滯后停氣,使焊縫得到充分的保護。應特別注意的是,空氣排凈后才能進行焊接,否則影響充氬的保護效果。
(2)氬氣流量應適當。流量過小,保護不好,焊縫背面容易氧化;流量過大,焊接時產生渦流帶入空氣,保護效果也會變壞,同時會引起焊縫根部內凹等缺陷,影響焊接質量
(3)氬氣入口應置于封閉段盡可能低的位置,空氣排出孔應置于封閉段昀高位置。因為氬氣比空氣重,從較低位置充入氬氣容易保證獲得更高的濃度,充氬保護效果也就更好。
(4)為了減少管內氬氣從對口間隙處流失,影響保護效果,增加成本,焊接前可沿焊口間隙貼上紙膠帶,僅留出焊工開始引弧焊接的長度。
上海泰申電力焊材